大新華三年融資數(shù)百億 頻發(fā)信托疑似借新還舊
來源:上海強生搬場運輸有限公司 時間:2015-03-23 查看次數(shù):
18.76億到630億,這是海航集團旗下大新華物流總資產在3年時間內的數(shù)字變化。3年30倍的資產增長,作為海航系三大支柱產業(yè)之一的大新華物流,“貸款—負債—擴張—再貸款”,曾一度將海航的這一經典擴張模式發(fā)揮到極致。
但網易財經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支撐起大新華物流龐大資金鏈的似乎僅僅是高成本的信托融資。據統(tǒng)計,不足三年時間,大新華密集籌集的信托貸款多達20項,融資規(guī)模達到數(shù)百億。其籌集目的大部分為補充流動資金。一位信托業(yè)內人士告訴網易財經,以大新華物流高達87%的負債率水平,“不排除有借新還舊的可能。”
日前香港媒體報道稱,包括大新華物流董事長賈鴻祥在內的多達21名高管被海航集團分別處以記大過、撤裁、降職、減薪等處分,原因是航線擴張導致經營虧損。在航運業(yè)持續(xù)低迷的預期之下,大新華物流越滾越大的債務雪球還能持續(xù)多久?是否又有隨時崩塌的可能?
三年頻發(fā)信托超百億 成其主流融資方式
北京西郊的荒野之中,陰霾的天空下一座總建筑面積50萬平米的巨型建筑無精打采的扎在公路旁的圍墻之后,這里是號稱華北最大的酒店用品、名優(yōu)酒水、進出口食品交易平臺,以及北京地區(qū)最大的綠色安全食品、水產品交易市場——北京錦繡大地物流港。
很少有人知道,這座不起眼的農貿市場和大名鼎鼎的海航集團有何種聯(lián)系。而事實上,它已經成為海航子公司大新華物流的一件抵押品,將會為大新華物流帶來3.5億元的流動資金。
資料顯示,北京錦繡大地物流港所有人為2010年成立的北京錦繡大地聯(lián)合農副產品批發(fā)市場有限公司。該公司注冊資金4億,大新華物流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、北京錦繡大地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、北京錦繡大地農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1.15%、28.85%、10%。
網易財經在一份中航信托剛剛發(fā)行的“天啟253號錦繡大地租賃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”中發(fā)現(xiàn),大新華物流正試圖通過該信托計劃籌到3.5億元資金,質押物便是其所持有的錦繡大地物流港61.15%的股權。
該信托計劃相關信息同時顯示,信托資金將用于北京錦繡大地聯(lián)合農副產品批發(fā)市場有限公司的市場升級改造、增資擴股及大新華物流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的流動資金周轉,融資期限24個月,預期收益率8.6%。與該計劃同時發(fā)行的還有一份“大新華物流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”,該計劃發(fā)行規(guī)模4000萬元,質押物同樣是上述股權。
事實上,大新華物流近年來所發(fā)行的信托計劃并不止于此,網易財經通過信托產品網站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自2009年9月起,投向大新華物流的各項信托產品接近20條,融資規(guī)模超過百億。其中,將旗下子公司股權或收益權進行質押成為大新華物流的常用手段,背后往往還有海航集團保駕護航。
對于以“貸款—負債—擴張—再貸款”模式發(fā)展壯大起來的海航系而言,信托貸款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融資途徑,海航旗下各分子公司密集發(fā)布的信托融資計劃曾多次引起媒體關注。
但信托融資由于成本遠高于普通商業(yè)貸款,在間接融資市場并非主流。而一項非主流的融資模式為何成為了大新華物流的主流?“換句話說這意味這家企業(yè)已經很難獲得銀行貸款。”一位信托業(yè)內人士告訴網易財經。而直接原因或許在于,大新華物流居高不下的負債率。據網易財經整理的公開資料顯示,大新華物流2010年年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7.88%。
頻發(fā)信托被疑借新還舊 上市計劃或暫時擱淺
在大新華物流密集發(fā)布的信托計劃中也顯示,除部分資金用于指定經營項目以外,大部分資金用途為補充大新華物流的流動資金,在業(yè)內這種信托模式往往被稱做“過橋貸款”。
上述信托業(yè)內人士對網易財經表示,對于某些高杠桿高收益行業(yè)來說,采用信托方式籌措過橋貸款并不罕見,比如房地產、采礦業(yè),而物流企業(yè)如此密集籌措信托資金的情況并不多見。
據了解,信托貸款的融資成本往往在9%以上,而大新華物流的經營利潤率顯然難以彌補如此高的財務成本。公開資料顯示,大新華物流2010年營業(yè)收入250億,凈利潤3.5億,利潤率僅為1.6%。
“不排除大新華物流有借新還舊的可能”,上述人士表示。“但信托融資的特點是剛性兌付,到期必須償還,一但發(fā)生違約,后期再融資將變得非常困難。”
而大新華物流的償付能力似乎已經出現(xiàn)問題。今年3月,香港上市公司泰山石化發(fā)出公告稱,該公司與大新華物流的一筆價值9.72億元人民幣的出售交易的應收賬款仍未收到。而公告中所稱未收到的賬款,正是2010年12月泰山石化以18.6億元的價格,向大新華物流出售泉州船舶工業(yè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泉州船廠”)95%股份的交易。
借錢,并購,整合,上市,這或許是大新華物流理想中的資本運作模式。大新華物流的膨脹速度之快可見如下一組數(shù)字。2008年末,大新華物流總資產18.76億,至2011年末,這一數(shù)字已達630億。三年時間增長30余倍。隨之不斷攀升的是大新華物流的資產負債率,至2010年末高達87.88%。
在海航系近些年的并購大潮中,大新華物流一直充當著急先鋒。
網易財經整理的資料顯示,大新華物流的歷史可追溯至2007年,當年海航集團將揚子江物流更名為大新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,著手組建大新華物流集團。2008年,大新華物流入資天津海運,并成為第一大股東,投資成立大新華輪船有限公司,開始進入海運業(yè)。并在原有航空物流基礎上,進入了地面快遞市場。2009年3月,大新華物流集團正式在上海掛牌成立。
這期間,大新華物流不斷充當著吞食者的角色。除天津海運外,大新華物流先后收購北京華日飛天物流、挪威Offshore Heavy Transport AS、天天快遞、以及金海重工,一個覆蓋全產業(yè)鏈的物流帝國悄然升起。
對于越滾越大的債務雪球,大新華物流或許只有上市一條出路。而其執(zhí)行董事長兼總裁賈鴻祥的計劃是,未來幾年內大新華物流集團旗下將擁有3-5家上市公司。
關于大新華物流的上市計劃,曾經一度流傳的幾個版本是,大新華物流的租賃業(yè)務將通過*ST匯通上市、海運業(yè)務將通過天津海運上市、屬于造船業(yè)務的金海重工將通過IPO在A股獨立上市。
不過,對于上市,現(xiàn)在似乎沒了下文。
21名高管被海航集團處罰 大新華物流或被迫轉型
金海重工這家大新華物流當年以32億元拿下的原民營造船企業(yè),被大新華物流稱為是成功抄底海運業(yè)的范本,從第一天起就承載著大新華物流IPO上市的夢想。大新華物流當時向媒體公布的計劃是,兩年內上市。
但讓賈鴻祥沒有想到的是,當年的“成功抄底”似乎仍未見底,2008年之后的航運業(yè)低迷仍在持續(xù)。大新華物流的海運業(yè)務正為當年的激進擴張付出代價。
在上市暫時無望的情況下,卻傳出大新華物流高管被海航集體處罰的消息。日前香港媒體報道稱,包括大新華物流董事長賈鴻祥在內的多達21名高管被海航集團分別處以記大過、撤裁、降職、減薪等處分,原因正是由于航線擴張所導致的經營虧損。據公開報道顯示,大新華物流去年因租船費用糾紛等曾一度陷入各種訴訟的危機,而其2011年4月剛剛開通的中國至美西航線,也將于同年11月宣告暫停。
對于21名高管被處罰的原因,網易財經曾試圖與海航集團取得聯(lián)系,但并未得到回復。而上述爆料媒體在報道中則稱,海航集團給予處罰的原因是:“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(huán)境和國內經濟運行的新情況、變化,對該集團未能準確判斷航運市場行情,對市場風險分析、判斷不足,缺乏‘主動調整意識’,以致營運生產陷于困境,造成公司出現(xiàn)嚴重虧損和隨之而產生的大量法律糾紛,給公司發(fā)展造成困難,并令集團形象受損,聲譽上帶來不良影響,因此必須嚴肅紀律,警示他人。”
有分析人士稱,對于大新華物流來說,今年的航運業(yè)仍不樂觀,海航集團的處罰決定或許意味著在戰(zhàn)略上會有較大調整。而網易財經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大新華物流的戰(zhàn)略重點已經由上游的造船業(yè)務向下游的速運轉型,轉型的目的除了規(guī)避行業(yè)周期外,更重要的或許在于鎖定現(xiàn)金流。
而在去年10月,海航集團悄然宣布成立大新華速運集團,成員包括現(xiàn)有海航天天快遞、海航元智捷誠快遞公司,大新華三大地面物流公司、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、虛擬物流企業(yè)等。而具某官方媒體報道稱,海航速運未來的發(fā)展模式為以支付帶動物流、以物流助力支付,金融與物流相結合的“物流供應鏈金融”。據稱,海航速運集團旗下第三方支付品牌“新生支付”半年之內,單月收入突破103億元。
相關文章
|